现在的位置: 首页 > Linux > Web技术 > 正文
Tomcat基本原理介绍
2014年08月19日 Web技术 ⁄ 共 4929字 Tomcat基本原理介绍已关闭评论 ⁄ 被围观 10,179 views+

Tomcat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Jave EE服务器,它甚至都没有提供对哪怕是一个主要Java EE API的实现;但由于遵守apache开源协议,tomcat却又为众多的java应用程序服务器嵌入自己的产品中构建商业的java应用程序服务器,如JBoss和JOnAS。尽管Tomcat对Jave EE API的实现并不完整,然而很企业也在渐渐抛弃使用传统的Java EE技术(如EJB)转而采用一些开源组件来构建复杂的应用。这些开源组件如Structs、Spring和Hibernate,而Tomcat能够对这些组件实现完美的支持。

Tomcat 体系结构如下:

tomcat架构

Tomcat 支持Servlet 2.5和JSP 2.1的规范,它由一组嵌套的层次和组件组成,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 顶级组件(如:Server、Service):位于配置层次的顶级,并且彼此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

  • 连接器(如:Connector):连接客户端(可以是浏览器或Web服务器)请求至Servlet容器,

  • 容器(如:Engine、Host、Content):包含一组其它组件;

  • 被嵌套的组件(如:Realm、valve、logger):位于一个容器当中,但不能包含其它组件(如,Realm(用户账户数据库)、valve(基于用户的认证)、logger(记录日志));

顶级组件:

(1).服务器(server):Tomcat的一个实例,通常一个JVM只能包含一个Tomcat实例;因此,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在启动多个JVM的情况下在每一个JVM中启动一个Tomcat实例,每个实例分属于一个独立的管理端口。这是一个顶级组件。

(2).服务(service):一个服务组件通常包含一个引擎和与此引擎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给服务命名可以方便管理员在日志文件中识别不同服务产生的日志。一个server可以包含多个service组件,但通常情下只为一个service指派一个server。

连接器类组件:

连接器(connectors):负责连接客户端(可以是浏览器或Web服务器)请求至Servlet容器内的Web应用程序,通常指的是接收客户发来请求的位置及服务器端分配的端口。默认端口通常是HTTP协议的8080,管理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此端口。一个引擎可以配置多个连接器,但这些连接器必须使用不同的端口。默认的连接器是基于HTTP/1.1的Coyote。同时,Tomcat也支持AJP、JServ和JK2连接器。

容器类组件:

(1).引擎(Engine):引擎通是指处理请求的Servlet引擎组件,即Catalina Servlet引擎,它检查每一个请求的HTTP首部信息以辨别此请求应该发往哪个host或context,并将请求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的相应的客户端。严格意义上来说,容器不必非得通过引擎来实现,它也可以是只是一个容器。如果Tomcat被配置成为独立服务器,默认引擎就是已经定义好的引擎。而如果Tomcat被配置为Apache Web服务器的提供Servlet功能的后端,默认引擎将被忽略,因为Web服务器自身就能确定将用户请求发往何处。一个引擎可以包含多个host组件。

(2).主机(Host):主机组件类似于Apache中的虚拟主机,但在Tomcat中只支持基于FQDN的“虚拟主机”。一个引擎至少要包含一个主机组件。

(3).上下文(Context):Context组件是最内层次的组件,它表示Web应用程序本身。配置一个Context最主要的是指定Web应用程序的根目录,以便Servlet容器能够将用户请求发往正确的位置。Context组件也可包含自定义的错误页,以实现在用户访问发生错误时提供友好的提示信息。

被嵌套类(nested)组件:

这类组件通常包含于容器类组件中以提供具有管理功能的服务,它们不能包含其它组件,但有些却可以由不同层次的容器各自配置。 
(1).阀门(Valve):用来拦截请求并在将其转至目标之前进行某种处理操作,类似于Servlet规范中定义的过滤器。Valve可以定义在任何容器类的组件中。Valve常被用来记录客户端请求、客户端IP地址和服务器等信息,这种处理技术通常被称作请求转储(request dumping)。请求转储valve记录请求客户端请求数据包中的HTTP首部信息和cookie信息文件中,响应转储valve则记录响应数据包首部信息和cookie信息至文件中。 
(2).日志记录器(Logger):用于记录组件内部的状态信息,可被用于除Context之外的任何容器中。日志记录的功能可被继承,因此,一个引擎级别的Logger将会记录引擎内部所有组件相关的信息,除非某内部组件定义了自己的Logger组件。 
(3).领域(Realm):用于用户的认证和授权;在配置一个应用程序时,管理员可以为每个资源或资源组定义角色及权限,而这些访问控制功能的生效需要通过Realm来实现。Realm的认证可以基于文本文件、数据库表、LDAP服务等来实现。Realm的效用会遍及整个引擎或顶级容器,因此,一个容器内的所有应用程序将共享用户资源。同时,Realm可以被其所在组件的子组件继承,也可以被子组件中定义的Realm所覆盖。

引擎(Engine):引擎是指处理请求的Servlet引擎组件,即Catalina Servlet引擎,它从HTTPconnector接收请求并响应请求。它检查每一个请求的HTTP首部信息以辨别此请求应该发往哪个host或context,并将请求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的相应的客户端。严格意义上来说,容器不必非得通过引擎来实现,它也可以是只是一个容器。如果Tomcat被配置成为独立服务器,默认引擎就是已经定义好的引擎。而如果Tomcat被配置为Apache Web服务器的提供Servlet功能的后端,默认引擎将被忽略,因为Web服务器自身就能确定将用户请求发往何处。一个引擎可以包含多个host组件。

Tomcat连接器架构:基于Apache做为Tomcat前端的架构来讲,Apache通过mod_jk、mod_jk2或mod_proxy模块与后端的Tomcat进行数据交换。而对Tomcat来说,每个Web容器实例都有一个Java语言开发的连接器模块组件,在Tomcat中,这个连接器是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类。这个类的构造器可以构造两种类别的连接器:HTTP/1.1负责响应基于HTTP/HTTPS协议的请求,AJP/1.3负责响应基于AJP的请求。但可以简单地通过在server.xml配置文件中实现连接器的创建,但创建时所使用的类根据系统是支持APR(Apache Portable Runtime)而有所不同。APR是附加在提供了通用和标准API的操作系统之上一个通讯层的本地库的集合,它能够为使用了APR的应用程序在与Apache通信时提供较好伸缩能力时带去平衡效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mod_jk2模块目前已经不再被支持了,mod_jk模块目前还apache被支持,但其项目活跃度已经大大降低。因此,目前更常用 的方式是使用mod_proxy模块。

如果支持APR:

  • HTTP/1.1:org.apache.cotote.http11.Http11AprProtocol

  • AJP/1.3:org.apache.coyote.ajp.AjpAprProtocol

如果不支持APR:

  • HTTP/1.1: 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Protocol

  • AJP/1.3: org.apache.jk.server.JkCoyoteHandler

连接器协议:

Tomcat的Web服务器连接器支持两种协议:AJP和HTTP,它们均定义了以二进制格式在Web服务器和Tomca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并提供相应的控制命令。

AJP(Apache JServ Protocol)协议:目前正在使用的AJP协议的版本是通过JK和JK2连接器提供支持的AJP13,它基于二进制的格式在Web服务器和Tomcat之间传输数据,而此前的版本AJP10和AJP11则使用文本格式传输数据。

HTTP协议:诚如其名称所表示,其是使用HTTP或HTTPS协议在Web服务器和Tomcat之间建立通信,此时,Tomcat就是一个完全功能的HTTP服务器,它需要监听在某端口上以接收来自于商前服务器的请求。

Tomcat 工作模式

(1).独立的Servlet容器

Tomcat 的默认工作模式,作为独立的Servlet容器,是内置在Web服务器中的一部分,是指使用基于JAVA的Web服务器的情形。其他两种方式是TOMCAT与其他服务器集成的方式。

(2).进程内的Servlet容器

Servlet容器作为Web服务器的插件和JAVA容器的实现。Web服务器的插件在内部地址空间打开一个JVM(JAVA VIRTUAL MACHINE)使JAVA容器得以在内部运行。如有某个需要调用Servlet的请求,插件将取得对此请求的控制并将它传递(使用JNI)给JAVA容器。进程内的容器对于多线程、单进程的服务器非常适合,并且提供了很好的运行速度,只是伸缩性有所不足。

注,JNI是JAVA NATIVE INTERFACE的缩写,是JAVA本地调用接口,通过JNI,JAVA程序可以和其他语言编写的本地程序进行通信。

(3).进程外的Servlet容器

Servlet容器运行于Web服务器之外的地址空间,并且作为Web服务器的插件和JVM使用IPC(如TCP/IP)进行通信。进程外容器的反应时间不如进程内的容器,但有较好的伸缩性、稳定性等性能。

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的简写,它是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技术。

Tomcat 的组织结构

Tomcat是一个基于组件的服务器,它的构成组件都是可配置的,其中最外层的给件是CATALINA SERVLET容器,其他的组件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配置在这个顶层容器中。Tomcat的各个组件是server.xml文件中配置的,Tomcat服务器默认情况下对各种组件都有默认的实现,下面通过分析server.xml文件来理解Tomcat的各个组件是如何组织的。

<Server>      顶层元素,代表一个服务器
  <Service>  顶层元素,是Connector的集合,只有一个Engine
    <Connectior/>        连接器类元素,代表通信接口
      <Engine>   容器类元素,为特定的Service组件处理所有客户请求,可包含多个Host
         <Host>    为特定的虚拟主机处理所有客户请求
            <Context>     为特定的WEB应用处理所有客户请求
            </Context>
         </Host>
      </Engine>
  </Service>
</Server>

Tomcat中真正处理客户请求与生成响应的三个组件是Engine 、Host、 Context。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Tomcat的组织结构,请看下图:

image

对于一个Web应用程序而言,其通常由Servlets、JSP和其它文件等共同组成。这些文件通常被打包成WAR(Web Application Archive)格式,并以.war作为打包后的文件扩展名。而Servlet规范则定义了在WAR内部组织这些文件的标准目录结构。

其目录和功用如下:

/Web  应用程序的根目录,所有可被公开访问的文件均放置于此处,如HTML、JSP和图片文件等;

/WEB-INF  此目录为私有资源目录,其内部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均不能被公开访问;包含着此Web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web.xml(程序结构描述符文件)通常放置于此目录;

/WEB-INF/classes  当前Web应用程序的类文件的存在目录;

/WEB-INF/lib  可被打包为JAR格式的类文件通常放置于此目录

抱歉!评论已关闭.

×